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导师
  • 深圳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孔庆平 时间:2016-08-18 点击:417
    孔庆平,生于吉林省通榆县,1989年就读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1993年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同年10月进入深圳市安泰律师事务所工作,1996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方法律系法律史专业,1999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同年在本校继续攻读博士,2003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2002年7月开始执教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主讲法理学、中、西方法律思想史,2004年12月调入深圳大学法学院,主讲中国法制史、中、西法律思想史,本人近年来的研究集中在近现代法律思想的转型,博士论文“改造与适应:中国法律变革的理论之思(1911-1949)”,主要研究兴趣在法律哲学、比较法律史方面,现正在研究吴经熊的法律思想,于《中外法学》、《清华法学》、《法商研究》等刊物发表了一系列民国时期法律理论的研究文章。
  • 深圳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侯玲玲 时间:2016-08-18 点击:786
     侯玲玲(1975-),女,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现主要从事经济法学、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学教学研究工作。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会理事,广东省劳动学会暨人力资源协会理事,中国劳动法学会会员。主持广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企业工资形成机制研究》。主要代表著作有《劳动法学》(副主编)(21世纪法学创新教材)、《经济全球化下企业工资形成机制研究》(专著)。发表国内外论文30余篇,5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 深圳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韩平 时间:2016-08-18 点击:535
     韩平, 留学英国获法学博士,现任深圳大学法学讲师。江苏如皋人。2002年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获法学学士学位; 2003年毕业于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获法学硕士学位; 2007年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2008年5月至今,在深圳大学法学院工作。 在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篇,参编国际私法学教材。主要讲授国际私法、国际商事仲裁法等课程。
  • 深圳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白云 时间:2016-08-17 点击:138
    河南人,深圳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经济法、婚姻家庭法、世界贸易组织法,现主要从事国际经济法与婚姻家庭法的教学工作,一直从事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法律问题研究。参与省部级项目3项,主持深圳市项目3项,深圳大学科研项目1项。作为主编、副主编及编著者完成作品6部,担任《婚姻家庭法》主编,完成10余万字的撰写工作。在《社会科学辑刊》、《科技与法律》、《时代法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多篇被CSSCI收录和人大复印资料索引。
  • 深圳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朱谢群 时间:2016-08-17 点击:321
     朱谢群,男,1969年生;中国政法大学法学学士、西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现任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所长;2009年获选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2011年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家库专家,2012年被评为首届“广东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2013年获选全国首批知识产权领军人才。     主要研究领域为知识产权法、民商法。先后出版《创新性智力成果与知识产权》、《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与实施的法律问题研究》两部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知识产权》、《法律科学》、《中国版权》、《当代法学》、《电子知识产权》、《科技与法律》等权威、核心刊物及其他公开媒体发表论文约三十篇;主持完成一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四项省部级项目以及地厅级等其他项目多项;《深圳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05-2010年)》主要起草人之一;受国家知识产权局委托,起草一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专家建议稿)》。荣获司法部第三届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优秀成果奖、中国法学会第一届全国法学期刊优秀论文三等奖、深圳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科联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等。     兼任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及学术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法学会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深圳市政府法制办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专家咨询委员,深圳市知识产权联合会监事,深圳版权协会监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网上争议解决中心专家,华南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深圳仲裁委员会仲裁员。
  • 深圳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钟明霞 时间:2016-08-17 点击:874
    钟明霞 教授,女 ,江苏人,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民商法学科组组长、经济法硕士生导师组组长。兼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经济法研究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民商法研究会副会长、广东中圳律师事务所律师、深圳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山东大学法学学士(法学专业);上海社科院法学硕士(民法专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公司法方向)。2001年5月至2002年5月,分别赴英国和加拿大进修。   1990年起任教于中山大学法律系,1994年起任教于深圳大学法律系,长期从事民商法的教学和研究,主要讲授中国民法、公司法、外国民商法等课程。主持与研究的主要课题有: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部级项目“上市公司监督机制比较研究”、“入世后外商投资企业的工商监管”等。曾在《中国法学》、《法学家》、《政法论坛》、《法律科学》、《法学》和《现代法学》等权威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被转载近10篇。并有多篇论文分获广东省第六次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广东省法学会2002—2003年度优秀法学论文二等奖、深圳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深圳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2003年被评为深圳市优秀教师。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专著:《公司法律制度新论》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   论文:《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风险研究》  《现代法学》2003年第3期    《欧美等国公司内部监督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法律科学》2003年第4期  
  • 深圳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翟玉娟 时间:2016-08-17 点击:960
    翟玉娟,女,1967年出生,法学博士,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深圳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所长,硕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至2007年美国西北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社会兼职有广东省法学会社会法研究会副会长,劳动关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法研究会理事,中国劳动学会劳动监察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总工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仲裁委员会、深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等仲裁机构仲裁员。长期从事法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工作,专业领域为: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民事诉讼法。 主要科研成果 文章类: 1、《集体谈判和集体协商》,载《当代法学》2005年第7期。刊号ISSN1003-4781. 2、《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反映的几个法律问题》,载《当代法学》2005年第8期。刊号ISSN1003-4781. 3、《深圳工资法律制度及其立法借鉴》,载《深圳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刊号1000-260X。 4、《深港欠薪保障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载《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刊号是ISSN1008-8393.。《经济法、劳动法》复印资料2006年第1期。 5、《关于劳动合同期限的法律思考》,载《中国劳动》2004年第12期。 6、《深圳工资法律制度的借鉴意义》,载《中国劳动》2004年。 7、《中国劳动监察的困境与挑战》,2008年8月,《行政与法》。刊号ISSN1007-8207。 8、The Legislature Background And Main Properties Of China Labor Contract Law, Asian Social Science,12,2007.ISSN1911-2017 9、《大学生就业协议的法律性质》,2007年2月,《深圳大学学报》。刊号1000-260X。 10、《中国和瑞典劳动合同期限的比较研究》,2006年11月,《天津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获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优秀论文奖。 11、《破产程序中的劳动债权》,载《云南大学学报》2006年2月。 12、《大学生毕业就业协议的完善》,《广西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10月。刊号ISSN1008-8628。 13、《对我国民事诉讼费用制度的思考》,《黑龙江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8月。 14、The Situation and New Legislation of China Labor Dispute,Willamett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Dispute Resoulution,2007-11,ISSN1521-0235 15、How to Construct a Legal System of Occupational Injury and Disease Compensation in China Aisa Lobour Update,2009-06,ISSN1815-9389. 16、《让工伤保险缴费费率“浮动”起来》,载《中国劳动保障》2009年第6期.ISSN 1673-0879. 17、《劳动争议 ADR研究》,载《法学评论》2009年第4期。刊号ISSN1004-1303. 18、《论我国工伤保险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完善》,载《政法论丛》2009年第8期。刊号ISSN1002-6274. 19、《中国工伤保险预防机制存在的不足及完善》载《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刊号ISSN1008-8393. 20、《工伤保险覆盖面存在的制度缺陷及完善》,载《深圳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刊号1000-260X。 21、《建立劳资恳商机制,缓解员工心理隐忧》,2010年5月CHINA EMPLOYMENT WATCH.ISSN1999-7043 22、《深圳集体协商的新趋势》,CHINA EMPLOYMENT WATCH,2010,3ISSN1999-7043 23、《深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及劳动关系状况》,载《中国劳动》2012年第6期。 24、《集体协商制度构建的亮点与不足》,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2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劳动关系》转载。 25、《劳动派遣行政监管的立法探讨》,载《中国劳动》2012年第6期。   著作类: 1、《劳动合同法精解》,2007年11月,法律出版社。 2、《社会正义的十年探索》,2006年2月,北京大学出版社。 4、《劳动和社会保障论丛》,2005年6月,中国人事出版社。 5、《深圳劳动关系蓝皮书》,(200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深圳劳动关系蓝皮书》,(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7、《深圳劳动关系蓝皮书》,(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8、专著《职业伤害救济法律制度研究》,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 9、主编《劳资协商制——中国劳动关系调整的路径选择》,法制出版社,2012年11月出版。 10、主编《工伤认定及索赔指南》,法制出版社2012年10月出版。  
  • 深圳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曾月英 时间:2016-08-16 点击:215
    曾月英,湖南津市人,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硕士。1985年获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法学硕士学位,1988年起在西北政法学院法律系任教,1995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现为法学教授;曾在浙江财经学院执教并兼任法学研究所所长。2001年获得“浙江杰出青年”荣誉称号。 先后获得浙江法学会先进个人和财经学院优秀教师、西北政法学院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主要从事刑法、经济法、经济刑法的理论研究、实务操作与法学教学实践。尤其是有关公司、企业、金融、税收、海关等领域的经济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独立出版著作《公司企业犯罪研究》和《金融票证犯罪研究》,曾独立或作为课题组负责人先后承担并完成省、部级课题多项,主要有财政部1999年重点课题、浙江哲学社会科学1999年度《五个一论文文章》规划课题等。并先后在国家、省、部级刊物《中国刑事法杂志》、《现代法学》、《法律科学》、《当代法学》、《经济与法》、《法学论从》、《浙江社会科学》、《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西南政法大学学报》等杂志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其中的《罪行法定原则确定、贯彻的基本评价及调整取向》一文获得中国法学会“全国司法改革优秀论文”二等奖;《公司与企业犯罪研究》一书获得浙江省法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
  • 深圳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应飞虎 时间:2016-08-16 点击:204
    应飞虎,男,浙江诸暨人,1971年生,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1993年毕业于浙江财经学院财政税务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获法学博士学位;1996年7月起在深圳大学法学院工作,历任助教(1996)、讲师(1999)、副教授(2002)、教授(2005)。    主要讲授经济法学、法律经济学、税法学等课程。主要研究经济法学、法律经济学、法社会学、弱势群体保护法律等,对经济法学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经济法基础理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信息失灵的制度克服研究等。   自工作以来,出版学术专著《信息失灵的制度克服研究》等2部;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等权威刊物的中文版和英文版发表论文6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家》等转载或收入30多篇(次)。代表作主要有《权利倾斜性配置研究》、《信息失灵的制度克服研究》、《坚持、放弃抑或改良:对免检制度的综合分析》等。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信息、权利与交易安全:基于信息视角对消费者权益及消法的研究》等多项,参与各类项目多项;2006年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鉴定为优秀。先后获得首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5)、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9)、第一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优秀论文奖(司法部2003)、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三等奖(司法部2006年)、中国制度经济学2005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深圳大学学术创新奖一等奖(2005、2007)、首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中国法学会2008)等奖项10多项。2006年7月被评定为享受深圳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08年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深圳市优秀教师;同时是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007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提名奖”。目前的工作主要集中于对经济法基础理论、弱势群体保护法律问题的研究,以及对某些制度进行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等多角度的研究。   代表性论文如下:       1.《权利倾斜性配置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同时被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刊用。被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6年第8期转载。被《经济法学家》2005年卷收入。该文获中国制度经济学2005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获首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二等奖。       2.《公共规制中的信息工具》,《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第一作者。   3.《坚持、放弃抑或改良:对免检制度的综合分析》,《中国法学》2008年第2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8年第10期转载。被《光明日报》2008年10月20日记者专稿《食品安全呼唤依法重典治乱》评介。被《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7月29日第2版介绍主要观点。   4.《知假买假行为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思考:基于法经济学和法社会学的视角》,《中国法学》2004年第6期。获第二届全国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5.《需要干预经济关系论:一种经济法的认知模式》,《中国法学》2001年第2期。被《中国经济法学精萃》(2002年卷)全文收入。被《需要国家干预:经济法视域的解读》(法律出版社2005年2月版)收入。被《中国法学》2002年度英语版转载。(《The Theory of Necessity to Intervene in Economic Relation》,《China Legal Science》2002.11。) 获首届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6.《对虚假广告治理的法律分析》,《法学》2007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7年第7期转载。   7.《问题及其主义——经济法学研究非传统性探析》,《法律科学》2007年第2期。被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7年第8期转载。   8.《为什么“需要”干预?》,《法律科学》2005年第2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5年第4期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2005年第6期转载。   9.《制度变迁中的法律人视野》,《法学》2004年第8期。《光明日报》2004年8月31日对该文主要观点进行介绍。被《中国学术年鉴》2004年卷转载。被评为中国制度经济学2004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10.《信息如何影响法律——对法律基于信息视角的阐释》,《法学》2002年第6期。被人大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2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1.《从信息视角看经济法的基本功能》,《现代法学》2001年第6期。在2002年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评比中获得优秀论文奖。       
  • 深圳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尹玉海 时间:2016-08-16 点击:537
    北京市人,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博士,国际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99年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专攻外层空间法学。   1999年12月到2000年6月在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国际法教研室工作。后分别于2001年7月和2002年7-9月国家公派在莫斯科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0年6月回国以后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发起创建我国第一个外层空间法研究所,先后主持过十余项司法部、教育部和国防科工委有关国际空间法以及我国空间立法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起和主持过5次大型的空间立法国际和国内会议,先后独立撰写和翻译了4部国际法和国际空间法专著,并在国内外法学、航天科学以及高等学校学报上发表空间法论文20余篇。目前主要从事外空间法的比较研究和我国国家空间立法实践的研究工作,并担任国际公法和外层空间法课程的教学工作,指导国际法专业国际公法方向硕士研究生。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有:《航天开发国际法律责任研究》法律出版社 2004年版;《国际空间法概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5年版;《国际法原论》(译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2006年版;外层空间开发中国际合作的国际法律问题 中国航天 2002、10;俄罗斯空间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航天 2004、7; 制订统一空间法规约是空间活动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科版) 2004、1;空间活动许可制度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等。主要学术兼职:中国空间法学会常务理事,俄罗斯国际法学会外国教授会员,广东省国际法研究会干事等。
  • 深圳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叶兴平 时间:2016-08-16 点击:570
    叶兴平,湖北武汉人,1962年8月出生。深圳大学国际经济法律与政策研究所所长、教授,法学博士。1980年至1987年在武汉大学先后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学位。1987年留校任教。其中1990-1993年在武汉大学攻读国际公法专业博士研究生,后获法学博士学位。1996年调至深圳大学工作。从1997年初到2008年底先后任法学院副职、正职领导12年。其中2001年在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2002年晋升为教授,2003年应邀在德国明斯特大学法学院担任客座教授。曾经和正在担任的社会职务有:深圳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法制委员会委员;深圳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02-2003)、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2002-2008),国际法省级学科点带头人;中国法学会理事(2003-2008),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海峡两岸法学交流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及华南分会专家委员会委员(2008-2011.5),广东省法学会常务理事(2003-2008),广东省国际法研究会会长,WTO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法律研究会副理事长,广东省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特聘专家,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政府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执法监督员(2005-2010)、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聘专家,深圳市企业家联合会大律师团成员,深圳市WTO事务中心特聘专家,深圳仲裁委员会仲裁员,深圳市市场经济法制研究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法学院兼职教授。     专业研究领域包括国际争端解决、国际投资法和国际战略。出版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6部专业著作。  
  • 深圳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叶卫平 时间:2016-08-15 点击:832
    男,法学博士,历任讲师(2006.8);副教授(2007.12);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12);深圳大学弱势群体保护研究所副所长(2008.1);深圳大学规制与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2014.5);并于2013年11月被广东省高评委评审为经济法学教授。       学习经历:       叶卫平1995年毕业于安徽大学哲学系,获得哲学学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专业,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专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科研成果:       目前已在《中国法学》、《法律科学》、《法学》、《法商研究》、《现代法学》、《经济法研究》等刊物或论丛上发表竞争法、产业法、公司法、政府采购法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多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经济法学劳动法学》全文或大篇幅转载。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研究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等课题多项,参加国家级教材《竞争法学》的编写。       2004年叶卫平参与了盛杰民教授主持的课题“液体食品包装市场的竞争秩序与法律规制”研究并担任主要执笔人,这一课题及其附属报告“警惕跨国公司在华限制性竞争行为”在全国产生了广泛影响。       社会兼职:       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  理事       广东省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  常务理事       广东省法学会医药食品法研究会 副会长       广东省财税法研究会  常务理事       深圳市人大常委会  法律助理       深圳市仲裁委员会  仲裁员        
  • 深圳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叶海波 时间:2016-08-15 点击:708
    叶海波,1977年出生于湖北红安县,1997年至2007年就读于武汉大学,分别获得法学学士(2001)、法学硕士(2004)和法学博士(2007)学位,现为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2013),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理事(2010),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深圳大学宪政与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广东省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广东省法学会食品安全法学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宪法学与行政法学,近年来多关注社会主义宪政、政党立宪和港澳基本法等理论与实践问题,在《清华法学》、《宪政论丛》、《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学评论》、《法学》、《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等各级各类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多篇被转载,出版《社会主义宪政研究》(合著)和《政党立宪研究》专著二部,主持教育部项目多项,参与各级各类国内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多项,荣获司法部第四届法学教材与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中国宪法学研究会第七届中青年学者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2007年入职深圳大学,主要讲授宪法学、人权法学和港澳基本法方面的课程,曾获得优秀课堂教学一、二等奖。邮箱:yeahighboy@126.com.  
  • 深圳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姚秀兰 时间:2016-08-15 点击:631
     姚秀兰,教授,江西南昌人。南昌大学法学学士,中山大学法学硕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学博士。现为宪法行政法专业硕士生导师,并主持法理学学科组工作。曾在基层检察机关工作多年,1994年任教于深圳大学法学院。长期从事法律史、比较法,以及台港澳法的教学与研究工作,目前的研究侧重于港澳法领域。出版了《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现代公民法律咨询指南》等专著及编著;在《法学》、《现代法学》、《政治与法律》、《环球法律评论》等法学类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及参与多项省部级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兼任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律史学会会员、广东省法学会港澳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市仲裁委仲裁员等。       代表性著作有:       1、《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中国户籍法律史研究》,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2、《内地与澳门股份有限公司法律制度比较研究》,载《政治与法律》1999年第6期。       3、《近代中国破产立法探析》,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5期。       4、《论台湾户籍法律制度及其借鉴》,载《环球法律评论》2005年第2期。       5、《制度与创新:中国近代专利立法论》,载《法学论坛》2006年第4期。       6、《香港太平绅士:源与流》,载《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2期。  
  • 深圳大学法学院导师介绍:吴学斌 时间:2016-08-15 点击:370
     吴学斌,男,湖北省天门市人。1995年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原中南政法学院)法学学士;1997年,考入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法学专业,师从齐文远教授,1999年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师从张明楷教授,2005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2006年,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博士后流动站,师从高铭暄教授,2008年获得博士后证书。      在《清华法学》、《法商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法律科学》、《政治与法律》等法律类核心期刊发表刑法学专业论文数十篇,有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法学》、《刑事法学》全文转载。出版个人专著:《刑法适用方法的基本准则——构成要件符合性判断研究》,主编:《刑法新思潮——张明楷教授学术观点探究》。主持司法部课题《刑法在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全国人大常委会港澳基本法委员会课题《香港基本法第23条研究》、广东省教育厅课题《规模扩张下广东高校法学教育的出路》三项,参与全国社科基金项目一项,主持校级课题及横向课题四项。      2006年12月,被深圳大学评为副教授;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12月,经广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审,晋升教授任职资格。2010年12月,被清华大学法学院聘为法律硕士研究生导师。   吴学斌主要学术研究成果:   (一)学术论文   1、《规范责任论视野下的违法性认识与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独著,载《清华法学》(CSSCI)2009年第2期,刊号:ISSN 1673-9280;CN 11-5594/D。   2、《我国宅基地法律制度评析》,第二作者,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09年第3期,刊号:ISSN 1000-260X;CN 44-1030/C。   3、《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刑法的外在冲突与内在协调》,独著,载《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刊号:ISSN 1000-260X;CN 44-1030/C。本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10年第4期全文转载。   4、《如何认定故意中断拯救行为的性质》,独著,载《人民检察》2008年第3期,刊号:ISSN 1004-4043;CN 11-1451/D。   5、《强迫交易罪适用中的几个问题》,独著,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7期,刊号:ISSN 1004-4043;CN 11-1451/D。   6、《法律适用中的价值诉求问题探讨》,独著,载《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刊号:ISSN 1009-9794;CN 50-1138/C。   7、《刑法思维之变革:从概念思维到类型思维——以刑法的适用为视角》,独著,载《法商研究》(CSSCI)2007年第6期,刊号:ISSN 1672-0393;CN 42-1664/D。本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刑事法学》2008年第2期全文转载,获得2009年度深圳大学学术创新奖三等奖。   8、《刑法语言的向度》,独著,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06年第1期,刊号:ISSN 1000-260X;CN 44-1030/C。   9、《不作为形式窝藏罪的司法认定》,独著,载《人民检察》2006年第10期,刊号:ISSN 1004-4043;CN 11-1451/D。   10、《金融机构对单位贷款诈骗的认定与救济思路》,独著,载《南方金融》2006年第7期,刊号:ISSN 1007-9041;CN 44-1479/F。   11、《司法能动主义:司法实践超越法律形式主义》,独著,载《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刊号:ISSN 1008-4533;CN 44-1447/D。   12、《现行刑法体系下遗弃罪内涵的重新建构》,独著,载《河北法学》2006年第9期,刊号:ISSN 1002-3933;CN 13-1023/D。   13、《类比法律推理的性质与难题》,独著,载《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06年第4期,刊号:ISSN 1000-260X;CN 44-1030/C。   14、《影响刑法解释的“法外”因素探析》,独著,载《理论探索》,2006年第5期,刊号:ISSN 1004-4175;CN 14-1079/C。   15、《贿赂对象的立法比较及借鉴意义》,独著,载《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刊号:ISSN 1007-6883;CN 44-1423/G4。   16、《论“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的原则与例外》,独著,载《法学杂志》(CSSCI)2006年第6期,刊号:ISSN 1001-618X;CN 11-1648/D。   17、《法律人:怎样才能无愧于我们这个时代》,独著,载《晟典律师评论》2006年第00期。   18、《论我国刑法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独著,载《当代法学》(CSSCI)2005年第2期,刊号:ISSN 1003-4781;CN 22-1051/D。   19、《徇私枉法罪的基本问题研究》,独著,载《政治与法律》(CSSCI)2005年第2期,刊号:ISSN 1005-9512;CN 31-1106/D。   20、《退休医师无证行医致人死亡如何定性》,独著,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20期,刊号:ISSN 1004-4043;CN 11-1451/D。   21、《抢劫罪中“暴力”内涵的司法认定》,独著,载《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10期,刊号:ISSN 1671-0924;CN 50-1053/T。   22、《金融诈骗的刑法防范与调控》,独著,载《南方金融》2005年第10期,刊号:ISSN 1007-9041;CN 44-1479/F。   23、《论挪用公款罪在司法认定中的几个难题》,独著,载《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刊号:ISSN 1672-9048;CN 32-1821/C。   24、《遗弃罪研究的新视角》,独著,载《 晟典律师评论》2005年第1期。   25、《我国刑法分则中的注意规定与法定拟制》,独著,载《法商研究》(CSSCI)2004年5期,刊号:ISSN 1672-0393;CN 42-1664/D。   26、《论挪用公款罪的立法完善》,独著,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刊号:ISSN 1004-9428;CN 11-3194/D。   27、《论行贿罪与受贿罪的非对向关系》,独著,载《 中国检察官》2000年第6期,刊号:ISSN 1008-6676;CN 11-5462/D。   28、《浅析交通肇事罪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含义》,独著,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CSSCI)1998年第6期,刊号:ISSN 1671-6914;CN 61-1470/D。   29、《论量刑制度中的“从重处罚”》,独著,载《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5期,刊号:ISSN 1004-4027;CN 11-2991/D。   30、《析侵占罪行为客体的几个问题》,独著,载《律师世界》1998年第6期,刊号:ISSN 1004-0064;CN 42-1154/D。   31、《试析侵占罪行为客体的几个问题》,独著,载《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刊号:ISSN 1008-6951;CN 41-1291/D。   32、《贪污受贿犯罪数额起点辩析》,独著,载《中国刑事法杂志》(CSSCI)1998年第3期,刊号:ISSN 1007-9017;CN 11-3891/D。           (二)著作   1、《刑法适用方法的基本准则——构成要件符合性判断研究》,独著,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08年4月出版,书号:978-7-81139-073--5/D.068。   2、《刑法新思潮——张明楷教授学术观点探究》,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出版,书号:978-7-301-14049-9/D.2092。             (三)科研项目   1、《香港基本法第二十三条立法研究》,全国人大常委会港澳基本法委员会委托项目,下达时间:2010年4月,在研。   2、《刑法在中国社会道德变迁中的作用》(09SFB5012),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下达时间:2009年12月,在研。   3、《规模扩张下广东高校法学教育的出路》(2009tjk036),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下达时间:2010年1月,在研。   4、《现代社会与不作为犯罪研究》(X0603),深圳大学人文社科基金项目,下达时间:2006年7月,结题。   5、《社会转型与刑法总论问题的再教育》,深圳大学教学研究项目,下达时间:2009年7月,在研。   6、《“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培训合作》,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局执法培训项目,下达时间:2010年3月,在研。   7、《“国家赔偿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以归责为视角”》,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国家赔偿法项目,下达时间:2010年6月,在研。  
考研资料购买流程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23:00
深圳大学考研网由在校研究生团队运营,网站列出的资料真题等均有货,货真价实,因为要上课,学长/学姐有时忙,请尽量自助下单、在线付款,次日发货。
有考研相关问题的同学们可以点击“QQ在线咨询”联系研究生学长/学姐哦!
QQ号:2854987376


微信二维码

我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 1.考研资料、真题、笔记等
  • 2.考研免费答疑
  • 3.考研一对一辅导
  • 4.考研暑期集训营

  • [关于我们] [订购指南] [常见问题]
  • 学校招生问题请直接致电各院系,本站只提供相关资料、真题、一对一辅导等产品和服务。
  • 资料最后更新时间:2023-10-01

  • 资料购买流程
    • 1、进入[考研资料]查找资料;
    • 2、选中您所需资料,点击[加入购物车];
    • 3、填写姓名电话地址等信息;
    • 4、填写完信息后[确认下单],并付款;
    • 5、次日发货.【订单查询】
    支付宝合作伙伴 互联网协会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