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导师
  •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导师介绍张小也 时间:2016-07-12 点击:122
    姓名:张小也    籍贯:吉林省白城市 一、学习经历 1987年9月—1991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93年9月—1996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西方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1996年9月—1999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8年9月—2009年9月,美国密西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14年12月—2015年1月, 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 二、工作经历 1991年8月—1993年8月,北京广播学院社科部教师 1999年8月—2003年6月,光明日报社理论部《历史》版编辑、《经济》版主编 2001年12月—2003年6月,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历史研究中心博士后 2003年7月—2014年10月,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中心副教授、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 三、代表作 (一) 论文 《史料、方法、理论:历史人类学视角下的“钟九闹漕”》(《河北学刊2004年第6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六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5年第5期) 《明清时期区域社会中的民事法秩序》(《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从自理到宪律:清代民法与民事诉讼考察》(《学术月刊》2006年8期) “Legitimate, but illegal: Case Study of Civil Justice in Ming and Qing”( Etudes chinoises XXVIII,2009年12月) 《历史人类学:如何走得更远》,《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地方志与地方史的建构——以清代《江夏县志》与民间文献《灵泉志》的对比为中心》(《清史研究》2012年第3期) 《殇者可否立后——清代争继纠纷中的“说法”》(《传统中国社会与明清时代》,天津人民出版社2013年) 《民间文献与明清法制史研究》(《法国汉学》第十六辑,中华书局2014年) (二)著作 《清代私盐问题研究》,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年 《官、民与法:明清国家与基层社会》,中华书局2007年 四、主持科研项目 2003年度 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项目“清代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2004年度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官、民与法:清代的国家与基层社会” 20011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官箴书与明清地方司法审判” 201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地方民事习惯与明清国家的法秩序” 2011年度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皇清奏议》整理与研究” 五、获奖 第二届司法部法学教材与法学理论研究二等奖:《明清时期区域社会中的民事法秩序》(《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2006年度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 六、讲授课程 中国法制史 中国法律思想史 官、民与法:中国古代官衙文化 中西法律文化 社会史的理论与方法 法律社会史 中国古代社会史导论 中国历史概论 中国经济史 历史学概论 清史专题 办公电话:0755-26535529            
  • 深大土木工程学院导师介绍包小华 时间:2016-07-11 点击:176
    包小华     包小华 讲师 【联系方式】:      办 公 室:A524       电       话:+86-0755-86670364      电子邮件:bxh@szu.edu.cn  通讯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3688号深圳大学南区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系, 518060 【研究方向】:    岩土本构关系,砂土液化,地基基础防灾抗震,数值模拟。 【论文与著作】: 期刊论文 1. Bao X., Morikawa Y., Kondo Y., Nakamura K. and Zhang F. “Shaking table test on reinforcement effect of partial ground improvement for group-pile foundation and its numerical simulation”, Soils and Foundations, Vol.52, No.6., 1043-1061, 2012.12. (SCI) 2. Morikawa Y., Bao X., Maeda K., Imase T. and Zhang F. “Importance of liquefaction analysis considering re-liquefaction due to aftershock of earthquake”,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ggregator, vol. 7(2):389~397 , 2012. (In Japanese) 3. Zhang F., Bao X. and Ikariya T. “Modeling of unsaturated soil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saturation directly”, Geomechanics and Geotechnics: from Micro to Macro, Taylor & Francis Group, London, Vol.1, 41-45, 2011.(EI) 4. Jin Y., Bao X., Kondo Y. and Zhang F. “Soil-water coupling analysis of real-scale field test for 9-pile foundation subjected to cyclic horizontal loading”, Geotechnical Special Publication, Deep foundation and Geotechnical in situ test, ASCE, Vol. 205, 111-118, 2010.(EI) 5. Jin Y., Bao X., Kondo Y. and Zhang F. “Numerical evaluation of group-pile foundation subjected to cyclic horizontal load”, Front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in China, vol. 4(2): 196-207, 2010. 会议论文 1. Morikawa Y., Bao X., Zhang F., Sakaguchi H. and Taira A. “Mechanism of liquefaction in repeated earthquake vibration”, Proc. of 5th China-Japan Geotechnical Symposium, 386~394, 2012.12. 2. Xiong Y., Bao X. and Zhang F. “2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odel test on slope failure due to rainfall based on a rational constitutive model for unsaturated soil”, Proc. of 5th China-Japan Geotechnical Symposium, 26~35, 2012.12. 3. Bao X., Morikawa Y., Maeda K., Imase T. and Zhang, F. “Liquefaction analysis considering re-liquefaction due to aftershock in the 2011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Proc. of JS-Seoul 2012, International Joint Symposium on Urban Geotechnic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44-147, 2012.12. 4. Bao X., Morikawa Y., Kondo Y., Nakamura K. and Zhang F. “Mechanical behavior of partial-ground-improved existing group-pile foundation”,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esting and Design Methods for Deep Foundation, Kanazawa, Japan, 18~20, September, 2012. 5. Xiong Y., Bao X., Zhang S. and Zhang F.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slope failure due to rain fall based on fully coupled soil-water-air 3-phase field theory”, Proc. of 6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ew Frontiers in Computational Geotechnics, IWS-Takayama, 153~160, 2012.12. 6. M. Morikawa, X. Bao, F. Zhang, A. Taira & H. Sakaguchi, “Why an aftershock with a maximum acceleration of 25 gal could make ground liquefied in the 2011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Proc. of 6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ew Frontiers in Computational Geotechnics, IWS-Takayama, 117~122, 2012.12. 7. Kondo Y., Jin Y., Bao X., Nakamura K. and Zhang F. “Numerical experiment on seismic behavior of group-pile foundation with partial ground solidification under dynamic loading”, Proc. Symposium of Chubu of The Japanese Geotechnical Society, Vo.22, 109-114, 2010. (In Japanese) 8. Bao X. and Huang H. “Risk assessment for the safe grade of deep excavation”,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Geotechnical Aspects of Underground Construction in Soft Ground, Theme 4, 507-512, 2008.(EI 20111013726824) 【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强震作用下桩-土-上部结构达到极限状态时的性能分析及抗震措施》(NO.  51308346),2014年1月1日 – 2016年12月31,项目主持。 【主讲课程】: 本科生:土力学   路基路面工程       版权所有: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地址:深圳大学南区土木院馆     电话:(0755)26732850(院办) 26732826(本科) 26918270(全日制研究生) 26535394(夜大、在职硕士) 26732032(学生工作)网络品牌策划:迈淘网络
  • 深大土木工程学院导师介绍 时间:2016-07-11 点击:336
    刘军   刘军 副教授 中南大学博士 【社会兼职】: 国际材料与结构研究实验联合会(RILEM)会员   【联系方式】:        办  公  室:深圳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B503         电       话:+86 0755 2691 8403         传       真:+86 0755 2673 2850         电子邮件:liujun@szu.edu.cn         通讯地址: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深圳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主讲课程】:     混凝土渗透性的研究前沿技术及最新进展(创新短课),工程测量、工程测量实习、新型建筑材料   【研究方向】: 高性能混凝土;土木工程结构耐久性 【论文著作】: [1] 刘军,[2] 董必钦,[3] 邢锋,[4] 刘伟,[5] 霍[6] 元。海砂氯离子与水泥胶体结合的模拟实验与结合机理[J]。硅酸盐学报,[7] 2009. (Ei收录) [8] 刘军,谢友均,邢锋,董必钦. 氯离子对粉煤灰混凝土表层渗透性的影响,中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13. (Ei收录) [9] 刘军,[10] 邢锋,[11] 董必钦,[12] 丁铸、马红岩。盐雾环境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扩散[J]。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2010. (Ei收录) [13] Jun Liu,Feng Xing,Bi-Qing Dong. “ Microscopic Mechanism of the Diffusivity of Concrete Chloride Ion”.Advanced Material Research. 2013. (EI收录) [14] 刘军,谢友均,邢锋,董必钦. 自然浸泡环境下粉煤灰对水泥基材料孔结构的影响,硅酸盐通报,2013. [15] 刘军,[16] 邢锋,[17] 董必钦,[18] 丁铸。模拟盐雾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沉积特性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1. [19] 刘军,谢友均,邢锋,董必钦.粉煤灰对混凝土表层渗透性能的影响.硅酸盐通报,[20] 2013. [21] Liu Jun. The information performance after chlorine salt erosion and structure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after the usage of repair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Management and Industrial Engineering, ICIII 2008. ISSN:9780769534350。(Ei收录) [22] Liujun.The damaging effects of atmospheric ion on the concrete structure.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concrete future. 2008,10 (ISTP收录) [23] Liujun. Study on the durability risk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with chloride attck(ISTP收录).The 3rd annual meeting of risk analysis council of china association for disaster prevention.2008 (ISTP收录) [24] 刘军,[25] 邢锋,[26] 董必钦,[27] 霍[28] 元。海砂型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扩散的微观形貌分析[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7。 [29] 刘军,[30] 邢锋,[31] 董必钦。混凝土孔结构和渗透性能关系研究[J]。混凝土。2008。 [32] 刘军,[33] 邢锋,[34] 董必钦,[35] 霍[36] 元。沿海大气中氯离子对混凝土结构作用研究[J]。混凝土。2008。 [37] 刘军,[38] 邢锋,[39] 丁铸。环境参数对大气氯离子作用的影响[J]。低温建筑技术。2008. [40] 刘军,邢锋,董必钦,霍[41] 元. 采用河砂模拟海砂的试验方法研究[J]。混凝土。2008. [42] 刘军,[43] 邢锋,[44] 董必钦. 模拟大气氯离子对混凝土作用的研究方法[J]。混凝土。2008. [45] 刘军,[46] 邢锋,[47] 董必钦,[48] 刘锐,[49] 张旺洵。滨海环境混凝土渗透特性与微观结构关系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 [50] 刘军,[51] 邢锋,[52] 董必钦,[53] 马红岩. 混凝土的微观孔结构及对渗透性能的影响[J]。混凝土。2009. [54] 刘军,[55] 邢锋,[56] 丁铸。沿海大气氯离子在混凝土结构的累计沉积量研究[J]。建筑科学.2009. [57] 刘军,[58] 邢锋,[59] 董必钦。氯离子在混凝土孔结构中的渗透模型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60] 2009. 【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含氯离子混凝土碘离子快速扩散系数研究(51108271). (项目主持人) 住房与城乡建设部科技项目:沿海地区受氯离子侵蚀混凝土结构氯离子扩散系数检测新技术的研究(2010-k4-19)(项目主持人)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滨海环境下内含氯离子混凝土结构快速渗透系数检测的新方法(JC201005280569A)(项目主持人) 高性能土木工程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滨海环境下受氯离子侵蚀混凝土结构渗透系数检测的新方法研究(2010CEM016)(项目主持人) 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滨海盐雾区复杂环境下多重腐蚀因素耦合作用对混凝土基础设施耐久性的影响研究(JCYJ20120613115622154)(项目主持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包覆相变微胶囊/混凝土复合材料的微结构调控和导热机理(51173109)(第四参与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湿环境条件下海砂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特性研究(51108273)(第四参与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滨海腐蚀环境自修复混凝土体系基础研究(51120185002)(主要参与人)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近海重大交通工程地震破坏机理及全寿命性能设计与控制(2011CB013600),第4课题:近海重大交通工程结构抗震性能劣化机理与时变规律(主要参与人) 深圳大学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滨海大气环境下氯离子对混凝土结构作用机理研究(200837)(项目主持人)  
  • 深大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导师陈雪梅 时间:2016-07-11 点击:750
    电话:0755-26536629           邮箱:szsky@szu.edu.cn 美国科学院院士 陈雪梅教授1988年获北京大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康奈尔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5-1998年在加州理工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1999-2005年任 Rutgers大学助理 教授,2005-2010分别任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副教授、教授、Furuta首席教授等。陈教授在small RNA和花器官发育领域有卓越的贡献,已发表高水平论文90多篇,其中nature 1篇,science 3篇,Genes & Dev.和Dev. Cell  各2篇,PC 4篇,PNAS 5 篇,Development 3篇,Current Biology 3篇等等。陈雪梅实验室在microRNA 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05年,首次发现植物microRNAs在3’末端核糖基上带有2’-O -甲基化修饰,开创性地为动物领域开展类似研究工作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随后人们才发现动物的两种小RNA也有此种修饰。2006年陈教授获得美国植物学会Charles Albert Shull奖,2011年作为全美15个杰出科学家之一获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 – Gordon and Betty Moore Foundation Investigators奖.特别是她将花发育相关的基因以中文的hua 1/hua 2命名,受到广大科研工作者的赞誉和效仿。陈雪梅教授2013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受聘为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兼职)。      近期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1、Xigang Liu*, Lei Gao, Thanh Theresa Dinh, Ting Shi, Dongming Li, Ruozhong Wang, Lin Guo, Langtao Xiao, and Xuemei Chen*. DNA topoisomerase I impacts Polycomb Group protein-mediated epigenetic regulation and plant development by reducing nucleosome density in Arabidopsis.The Plant Cell26, 2803-2817,2014 2、Guodong Ren, Meng Xie, Shuxin Zhang, Carissa Vinovskis, Xuemei Chen*, and Bin Yu*. Methylation protects microRNAs from an AGO1-associated activity that uridylates5′ RNA fragments generated by AGO1 cleavage. PNAS,111, 6365-6370. 2014 3、Yun Ju Kim, Alexis Maizel*, and Xuemei Chen*. Traffic into silence: endomembranes and post‐transcriptional RNA silencing. EMBO J,33, 968–980, 2014 4、Thanh Theresa Dinh, Lei Gao, Xigang Liu, Dongming Li, Shengben Li, Yuanyuan Zhao, Michael O’Leary, Brandon Le, Robert J. Schmitz, Pablo Manavella, Shaofang Li,Detlef Weigel, Olga Pontes, Joseph R. Ecker, and Xuemei Chen*.DNA Topoisomerase1α Promotes RNA-directed DNA Methylation and Histone Lysine 9 Dimethylation at Transposable Elements in Arabidopsis. PLOS Genetics,10, e1004446. 2014 5、Shengben Li, Lin Liu, Xiaohong Zhuang, Yu Yu, Xigang Liu, Xia Cui, Lijuan Ji, Zhiqiang Pan, Xiaofeng Cao, Beixin Mo, Fuchun Zhang, Natasha Raikhel, Liwen Jiang, and Xuemei Chen*. microRNAs inhibit the translation of target mRNAs on the endoplasmic reticulum in Arabidopsis. Cell, 153, 562-574, 2013
  • 深大生命与海洋科学学院导师倪嘉缵 时间:2016-07-11 点击:782
    电话:0755-26558941           邮箱:jzni@szu.edu.cn 倪嘉缵院士       倪嘉缵,1932年5月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生导师,195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化学系,1961年于前苏联科学院无机及普通化学研究所,获副博士学位,1980年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等职务,1994年起任深圳大学兼职教授,2002年被聘为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现任深圳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名誉院长。       曾长期从事稀土元素化学及与生命科学有关的化学生物学研究,目前他的研究团队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生物学,其研究内容为硒蛋白、及海洋生物中药用蛋白的分离、提取,如用生物信息学研究不同物种中硒蛋白的预测,研究硒蛋白的克隆,表达及结构与功能,用酵母双杂交及荧光共振能量等方法研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的关系,硒化寡糖,硒酵母等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及其机理,以及海洋生物中药用蛋白的分离,提取及功能的研究及磁性纳米在医药中的应用等。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曾先后指导博士后、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共四十多名,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二百多篇,编写”稀土生物无机化学”等专著三本。  近期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1.Su XE, Zheng XN, Ni JZ, Lanthanum citrate induces anoikis of Hela cells, Cancer Letters,2009,285(2):200-209 2.Shen LM, Liu Q, Ni JZ, Hong GY, A proteomic investigation into the human cervical cancer cell line HeLa treated with dicitratoytterbium (III) complex, Chemico-Biological Interactions, 2009, 181: 455-462 3.Qian Gao, Fenghua Chen, Jilin Zhang, Guangyan Hong, Jiazuan Ni, Xiao Wei, Dejun Wang, The study of novel core/shell nanomaterials with improved properties,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2009, 321(8) 4.Qian Gao, Guangyan Hong, Jiazuan Ni, Wendong Wang, Jinke Tang, and Jibao He, Uniaxial anisotropy and novel magnetic behaviors of CoFe2O4 nanoparticles,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2009, 105 5.Xiaoyu Zhang Yanjie Li, Xiaoda Yang, Kui Wang, Jiazuan Ni *, Xiaogang Qu, Inhibitory Effect of Epimedium Extracts on the activity of   S-Adenosyl-L-homocysteine Hydrolase and Biomethylation.,Life Sciences 2005, 78: 180-186. Sci 收录。
  •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导师介绍陈文 时间:2016-07-10 点击:585
      陈文,女,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硕士,副教授。现在深圳大学文学院任教。     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学和美学。在校从事美学和文艺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讲了《中国古典美学史》、《美学概论》、《中外艺术作品鉴赏》、《西文美学名著导读》、《文学概论》等数门本科生课程;参与过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的研究,并承担校际科研课题的研究。个人专著有《历史的超越——明清书法美学探微》,参与编撰《移民文化研究》项目。同时,在国内多家学术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邮箱:chenw98@126.com;   电话:13613039365
  •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导师介绍李克 时间:2016-07-10 点击:323
        李克,北京市人,任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中文系。从事西方文学、西方文学理论等研究,发表论文五十余篇,著作《存在与自由——萨特文学研究》。开设课程《西方文论》、《萨特文学研究》、《人与国家》等。     办公电话:0755-26535486               联系方式:like2698@126.com    
  •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导师介绍王晓华 时间:2016-07-10 点击:843
        王晓华博士,男,1962年8月24日出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学者,文化批评家,博士,深圳大学文学院中文系教授,深圳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文艺理论研究学会理事。     先后在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哲学家刘放桐教授和著名戏剧学家董健教授。从事文学、文化、哲学研究,先后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29篇,其中4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和《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和摘编。学术研究之余进行散文创作,在《钟山》、《作家》、《山花》、《上海文学》、《芙蓉》、《作品》、《芒种》、《中国铁路文学》、《街道》、《南方周末》、《东方文化周刊》、《文学自由谈》等报刊发表散文(随笔)178篇,作品入选数种选集,产生过一定影响。已出版专著 《个体哲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7月出版)、《压抑与憧憬——曹禺戏剧的深层结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西方生命美学局限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出版)、《在现代和后现代之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致力于建立个性化的思想体系体系和学术风格,其对个体哲学、身体美学、生态文化的研究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先后获得1996年《中国青年研究》优秀专栏奖 、2002年中国话剧研究会优秀论文奖、深圳市第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一等奖。2000年春天在香港中文大学举办个人学术讲座。2002年4月—5月因所做的后现代主义研究而应邀赴美国克莱蒙特大学进行学术访问,发表有关中国生态文化的英文演讲。2005年3—7月为英国兰开夏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办公电话:0755-26535551             
  •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导师介绍李健 时间:2016-07-10 点击:142
        李健,1964年8月出生,安徽宿州人。文学博士,博士后。深圳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1986年7月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留校任教。1987年9月至1988年7月,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进修,主修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硕士课程,师从著名中国文学批评史家顾易生教授、蒋凡教授。1998年晋升为副教授。1999年考取暨南大学文艺学专业文艺美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师从著名文艺美学家胡经之教授;2002年6月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王一川教授。2003年晋升为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中外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典文艺学、文艺美学,研究重点领域为中国古典文艺学、美学范畴。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曾获深圳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主持省社科规划项目“三曹诗学与中国古典诗学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古代感物美学研究”等科研项目多项。     代表性研究成果: 1、《比兴思维研究——对中国古代一种艺术思维方式的美学考察》(专著),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3年8月; 2、《中国古典文艺学》(专著,与胡经之教授合著),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年8月; 3、《钟嵘的感物美学》(论文),《文学评论》2004年第5期; 4、《比兴思维与意境的创造》(论文),《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5、《魏晋南北朝的感物美学》(专著),中国社会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6、《中国古典文艺学与美学的当代价值》(论文集),黄山书社,2012年2月。 7、《胡经之评传》(专著),黄山书社,2015年10月。     办公电话:0755-26535529             电子邮箱:lijian_sz@sina.com
  • 深大外国语学院导师介绍曹亚军 时间:2016-07-09 点击:847
    曹亚军,男,教授;毕业于美国爱达荷大学,文学硕士,英美文学研究方向;曾任教于中国地质大学,现为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教师,院长;常年从事英语教学和研究工作;教授的课程有:英美文学选读、英美戏剧、19世纪美国文学、美国社会与文化、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英语写作、研究生公共英语等;发表了《两个喜剧世界》、《霍桑及其〈红字〉批评略史》、《拒绝救赎教义的社会悲剧》、《大学英语的TEFL特质再探》、“Life with Principle: Understanding Thoreau in China’s Context” 等论文;参编了《汉英实用表达词典》、《20世纪英国文学史》、《欧洲文学史》等著作;曾获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 深大外国语学院导师介绍BradleyPhillips 时间:2016-07-09 点击:511
    Education     BS – English and World History (double major) – 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     MA – 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 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   Work Experience     Central Michigan University – 3 years (Composition Instructor)     Totsukawa High School, Japan – 3 years     Wu-Yu High School, Taiwan – 1 year     Mubanchombueng Rajabhat University, Thailand – 1 year     American Language School, Japan – 1 year     Shenzhen University – 6 years  Research Interests     American Popular Culture     TEFL     Media Studies     Cultural Studies     Television Studies
  • 深大师范学院导师陈彩玲 [副教授] 时间:2016-07-08 点击:274
    陈彩玲,女,1964年出生,文学博士,深圳大学艺术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会会员、中国红楼梦学会会员、中国三国演义学会会员、深圳市戏剧家协会会员。 担任多门本科专业的艺术史论课程以及硕士研究生课程的教学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 先后在国内核心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参与全国“高等院校21世纪人文素质教育教材”之《音乐舞蹈戏剧艺术鉴赏》的撰写。 主持和重点参与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 上一篇:毒品的危害  
  • 深大师范学院导师曹晓明 [副教授] 时间:2016-07-08 点击:745
    曹晓明,男,1978年生,安徽合肥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无线电电子系,本硕博连读,2006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到深圳大学师范学院教育信息技术系工作,教师,深圳大学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室主任。承担教育软件工程、虚拟现实技术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并负责多门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课程的培训。研究方向为计算机教育应用和虚拟现实与动漫游戏研究。曾参与多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改实验,有较丰富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实践经验,并在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的研发方面做了大量有益探索,成功主持多项教学软件产品的研发,拥有软件著作权两项。目前在研的课题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脑机交互新技术支持下的儿童教育游戏研究》及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学习流技术的泛在学习环境设计与有效应用研究》;已撰写教科研论文20余篇。
  • 深大管院导师:张宁 时间:2016-07-07 点击:521
    张宁 市场营销系/讲师 办公室电话:26535183 Email:zhangning8280@163.com 教师简介 科学研究 主讲课程 社会服务 媒体报道   所在系所 市场营销系 职称 讲师 导师类型 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 品牌管理、消费者行为   学历 学位 毕业院校 专业 毕业时间 博士 武汉大学 市场营销 2013年7月1日 硕士 深圳大学 企业管理 2008年12月30日 学士 信阳师范学院 物理学 2005年7月1日   工作履历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工作单位 职务 2014年4月 至今 深圳大学 讲师 2009年2月 2010年6月 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 企管员
  • 深大管院导师:周志民 时间:2016-07-07 点击:276
    市场营销系/教授、博导/副院长 办公室电话:0755-26558637 Email:mnizzm@szu.edu.cn 教师简介 科学研究 主讲课程 社会服务 媒体报道      周志民(1977-),男,江西抚州人,九三学社社员。现任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博士、香港城市大学博士后。美国南加州大学、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访问学者。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被评为广东省“十大杰出青年岗位能手”、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地方级领军人才、深圳市优秀教师、深圳大学优秀学者。担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营销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理事、《营销科学学报》编委、《品牌管理》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10多项课题研究,出版5部专著和教材,发表60余篇中英文论文,荣获广东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10余项科研奖,获深圳大学MBA优秀教师等10余项教学奖。   学历背景 1.         管理学博士    1998.9-2003.6(直博)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企业管理专业中国营销与消费者行为方向(师从卢泰宏教授) 2.         经济学学士    1994.9-1998.6   江西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   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市场营销方向   研究方向 品牌管理,目前关注品牌社群、品牌关系等品牌前沿课题   访学背景 1.         2014.8-2015.8   在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马歇尔商学院做访问学者(合作导师:C.W.Park教授) 2.         2014.3-2014.8  在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商学院兼任高级副研究员(合作导师:苏晨汀教授) 3.         2009.11-2010.10 在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商学院兼任高级研究助理,获博士后证书(师从苏晨汀教授、周南教授)       4.         2008.3-2008.7  赴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University of Central Lancashire)商学院交流访问
考研资料购买流程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日 9:00—23:00
深圳大学考研网由在校研究生团队运营,网站列出的资料真题等均有货,货真价实,因为要上课,学长/学姐有时忙,请尽量自助下单、在线付款,次日发货。
有考研相关问题的同学们可以点击“QQ在线咨询”联系研究生学长/学姐哦!
QQ号:2854987376


微信二维码

我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 1.考研资料、真题、笔记等
  • 2.考研免费答疑
  • 3.考研一对一辅导
  • 4.考研暑期集训营

  • [关于我们] [订购指南] [常见问题]
  • 学校招生问题请直接致电各院系,本站只提供相关资料、真题、一对一辅导等产品和服务。
  • 资料最后更新时间:2023-12-01

  • 资料购买流程
    • 1、进入[考研资料]查找资料;
    • 2、选中您所需资料,点击[加入购物车];
    • 3、填写姓名电话地址等信息;
    • 4、填写完信息后[确认下单],并付款;
    • 5、次日发货.【订单查询】
    支付宝合作伙伴 互联网协会认证